top of page
作家相片Gabriel Tam

試著不要說「贏」

從小到大,我們的教育便灌輸了「非贏即輸」的概念給我們,好像在小學時已經有不同的運動會比賽,贏了的健兒總是在場上接受別人的歡呼,而輸了比賽的同學只能默默走回觀眾台。派成績單時,學校總會把班排名及級排名放在成績旁邊,把成績優異的學生放到所謂的「精英班」,在考試失了手的同學只能被放到「非精英班」,用成績作為「贏輸」的標準把學生分到不同的班別裡。上到中學大學,亦復如此。


這看似便是社會灌輸給我們的一種固定的看法,但最近與一位運動員朋友聊天時談到「贏輸」的問題,她的觀點頗為有趣,亦因此令我想以此為題,把她的觀點與讀者們一起分享。我亦因為這樣重新反思究竟「贏輸」二字是否就是我們接受十多年教育後能帶走的唯一東西呢?


「與其經常享受沉醉於勝利帶給我的愉悅,在「輸」的過程中尋找自己的不足,以及反思自己以及團隊可以怎樣做得更好,並確保自己在下場的比賽中不要犯下相同的錯誤,更能讓我體會到比賽賦予我的意義。 」這個是我朋友當時所表達的意思。當刻我不懂得如何給反應,因為我大概從未想過原來「贏輸」亦是可以有著這樣的體會。


但與其說我從未有過這樣的體會,倒不如說我們的教育制度從來容不下這樣的思想。就像文章開首提過,我們的成績單旁永遠都會印著學生的排名,測驗默書時拿零分便要被迫留堂。升中派位時亦會把學生分作不同的banding,Band 1 的學生能順利成章派到 Band 1學校,而Band 3 學生就相對之下沒有選擇,但從小便把學生分類這樣的做法對小朋友的整體成長真的是好嗎?我大學讀的並不是教育又或社會政策,並不能針對這個問題給您一個最佳的答案。但作為在這個教育制度下成長的一名年青人,我深深體會到「贏輸」的概念在這個教育制度下扼殺了很多落後的同學在其他領域的發展,彷彿每位香港學生生來的責任便是要「贏」得考試,努力考進大學,便是盡了學生最大的責任。


「與其享受沉醉於勝利帶給我的愉悅,在「輸」的過程中尋找自己的不足,更能讓我體會到比賽賦予我的意義。 」。我實在是太愛這一種的說法,只可惜的是這不會是社會主流的看法。


如果,我只是說如果,某天我們都試著不把「贏」這個字放在口邊,這個世界又會變得怎樣呢?

Photo by Matt Lee on Unsplash

114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