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科大偶遇一位老朋友,並與他漫步於海邊,聊起大家剛進大學時初識大家時的情境,都不自覺感慨時間就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大家便要結束差不多二十年的學生生涯。閒聊間,大家都談到自己學生時期的往事,才發現原來大家都同樣曾經學過鋼琴,中學時亦同樣上過西班牙語的興趣班。聊到這個話題時,我們都不禁感嘆當下的小朋友真是忙碌,隨了有著各式各樣的補習班,還要參加不同的「興趣班」來充實自己。所幸的是,我們兩人都喜愛我們所參加的課外活動,但又有幾多的學生是真的享受參加這些「興趣班」呢?又或者這些「興趣班」又是否真的這麼有趣呢?
興趣班,興趣二字先行,顧名思義即是為培養發掘小朋友的興趣而設的班,當中應以小朋友的興趣為前提,主意是讓他們在課餘時間可以暫時放下學校的課業,在興趣班中跟同學一起玩,輕鬆一下。但不知從可時開始,興趣班的本意變了質,興趣班不再是一個讓學生下課後輕鬆的地方,反而成為另一條新開闢的「戰線」,在升學路上除了要「鬥成績」以外,亦要在參加興趣班上的數量與其他同學一較高下。除了要「鬥」參加得多興趣班之外,興趣班的內容亦越來越複雜。在筆者就讀小學的時候,同學們通常大多是以學鋼琴為主,又或者在課餘時間參加學校所提供的真興趣班,如學寫書法,又或者到籃球場打打籃球,不如現時的興趣班般那樣複雜,從小的時候便要學一種外語,又或要學一門較為冷門特別的樂器(因為現今有太多的小朋友懂得彈鋼琴,反而學琴的風氣漸漸冷卻下來),才能在眾學子中脫穎而出,爭取得一張學校的面試入場卷。
但在「鬥多鬥精」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學生參加這些活動背後的意義又是甚麼,是否小朋友所學的興趣班夠多夠精的時候便代表著他們能穩拿一張學校面試入場卷呢?回到文章開首的一段小插曲,雖然當時的我們都上過眾多興趣班,但我們所參加的興趣班也是我們的興趣所在,例如我朋友在小學時曾學過鋼琴,但因為他對彈琴沒有任何興趣而放棄了學琴,轉而去學唱歌,並參加學校的合唱團。他亦曾經參加過學校的籃球校隊,但由於他慢慢對之失去興趣,所以開始接觸曲棍球這項運動,一打便是十多年的時間。於他來說,參加興趣班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堆砌一個好的履歷表,而是透過這些活動減低學校學習的壓力,發掘自己的興趣。
能夠有幸參加到不同的興趣班,理應感到幸福,因為不是有很多人也有機會從小便能夠參加這些興趣班(剛剛上網一查,原來現時一節的小提琴班收費可以高達五六百元)。但身為家長的父母,亦不應視參加興趣班作為取得學校的面試入場卷,參加得越多活動並不代表有更高的入學機會。說白的,現時社會富裕,學生比以前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這些興趣班,你在街上隨便訪問一位小朋友,他亦隨時可能「身懷絕技」,但學校收生時主要看的不是學生學過甚麼,又或他曾參加過甚麼樣的比賽,而是看學生的整體潛能,透過參加這些活動從中有著怎麼樣的反思,又或這些活動如何協助到同學的整體成長,才是學校看重的元素。
這些都是淺白的道理,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我們竟然都忘記了。小朋友多參加不同的興趣班是好的,這不是因為這些興趣班是入學面試的入場卷,而是因為透過參加各樣的興趣班,能夠讓小朋友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在上課以外的時候都有著「透氣」的時間。保留興趣班「興趣」二字的原意,讓小朋友保留多一點童真,反而可能會有著意想不到的結果。
網上圖片
Comments